由于近期外围环境不稳,欧债危机持续发酵,导致对经济增长悲观预期抬头,而国内货币流动性持续紧缩,民间借贷利率和票据融资利率持续飙升,在这样的内忧外患的打击下,作为国内民间资本“晴雨表”的温州,正经历着一场罕见的民间金融风暴。银行和民间借贷同时催债,令温州中小民企资金链纷纷断裂;温州老板“跑路潮”愈演愈烈,当地政府急派工作组进驻银行,要求“不抽资、不压贷”,试图为企业争取喘息时间。而国内有些舆论悲观的看待此现象为中国式“次贷危机”的集中预演,在这样的情况下,四季度
流体管钢价走势将如何演变,是否在前期大幅跳水之后,能获得成本支撑而维持相对稳定,还是快速下行的钢价倒逼成本重心下移,钢价出现再次探底的可能。
温州跑路潮的由来
据统计,温州今年跑路的老板从今年4月份开始,江南皮革董事长黄鹤,波特曼咖啡严勤为夫妇,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,温州铁通电器合金有限公司股东范乐乐,天石电子叶建乐,恒茂鞋业虞正林,巨邦鞋业王和霞,锦湖电器戴列竣,耐当劳鞋材戴志雄,部落之神鞋业吴伟华,百乐家电郑珠菊,信泰集团胡福林已经跑路。
“跑路”源自****,人在****,身不由己了,才会“跑路”,还是那句话“出来混,迟早要还的”,如果把“跑路”与众多的民营企业主联系在一起,不免有更多的疑问?“跑路”的老板多是温州知名的企业主,据公开的资料显示,“跑路”的老板多数参与民间借贷,最后债台高筑,资金链条断裂,选择了“跑路”。
长期以来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,一直困扰着众多的私营业主,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定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办法,可是为什么老板们还是喜欢转向民间信贷,据调查,温州民间借贷资金规模达440亿元年利率180%,而温州做实业的中小企业毛利润一般在3%至5%,这明显不符合投资和收益的关系。
但在信贷紧缩背景下,资金的需求比任何时期都要旺盛,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无法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取得足够的资金,必然转向高风险的民间资本,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。温州企业的现状,是中国企业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,虽然相关政府部门只是将跑路现象加上了中小企业的限定语,但是笔者相信,皮之不存,毛之焉附。随着新一轮经济危机危及全球,中国经济自然难以置身事外。银根紧缩、用工成本高、原材料价格高涨、限电节能等等一系列制约因素,让大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,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扰,面临的困难甚至于超过了金融危机的2008年。企业融资难的喊“渴”之声声声入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