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国内
化肥专用管市场结束了大幅下跌的局面,而转向平稳波动震荡的趋势。尽管电子盘、热卷等品种实现局部反弹,但这并不能说明钢市已经触底并形成反转的条件,因为钢市供需关系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调整过来。从9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来看,国内经济形势仍面临着下滑风险和通胀压力,也抑制钢材需求的弹性。较多钢厂11月份只有60%的订单也说明当前的困难和压力。正是在这种压力和风险下,国家紧缩政策的适当宽松微调对缓解当前
16Mn化肥管钢市困境是十分有利的。而铁道部债务问题的解决、28个城市地铁建设等等,或许能为低迷的钢市带来一丝曙光。
首先是宏观政策微调,适度宽松有利于钢市。
无论是温总理指出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、节奏和重点,适时适度进行政策的预调微调。还是央行自上月27号开始已经暂停了连续两周发行的3年期央票,并在此之前下调了发行利率1个基点。都说明政策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,局部微调的局势已经形成。
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一是定向宽松,支持中小企业,保证在建项目资金需要等;二是为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”对流动性管理进行微调。例如四大行信贷开始增长,从10月下旬日均贷款约在80亿元左右逐步扩到并超过100亿,照此来看,全年新增贷款达到7.5万亿元左右的可能性较大。
财政政策短期内迅速出台的资源税、增值税及营业税等一系列税收政策调整则加快了微调的节奏。而上海增值税及营业税改革已经释放积极信号。
此外,随着10月份CPI预期回落,不出意外,年底前有可能降准备金率一次,尽管实际对银行信贷影响不是很大,但对钢市的利好刺激仍会产生。由此可以看出,困扰钢市产业链的资金问题将得到缓解。钢市运行的环境将适当宽松。
其次是铁道部落实贷款偿还工程欠款并缓解停工潮。
沸沸扬扬的铁道部因资金紧张停建1万公里的消息终于有了转机。据悉,铁道部“输血行动”已经敲定的融资有2000亿元。其中1000亿元为国家开发银行安排贷款,另外1000亿元为发改委核发铁路建设债券。融资规模已扩至2500亿元。目前中国南车、中国北车已经收到铁道部欠款。最新消息称铁道部将要融资8000亿元人民币,如果可行,将有效缓解项目停工问题。
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出现转机,将有效带动机械、机电行业用钢增长。尤其是工程机械、电机、电器等用钢大户,需求会得到改善。
再次是28座城市地铁建设需求巨大,斥资1万亿元在全国28座城市修建地铁系统。按照规划,中国将在2020年前修建大约250条环线地铁。这也是十二五支持钢铁行业需求的重